基于对面具的基本性能的不同考虑,各国研制了结构不尽相同的防毒面具。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苏联的防毒面具仍是可罩住大部分头部的一种红橡胶头罩或防护帽,这种头罩后来被罩住面部的灰橡胶防毒面具所替代。灰橡胶面具有普通玻璃镜片、吸气活门和呼气活门,一根导气管将一个大的盒形滤毒罐连接到面罩上。
1930年,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使用飞机布洒芥子气,为了适应这种空袭威胁,需要新型的兼顾以下军事需要的防毒面具:较轻便,能耐受芥子气穿透,易于消毒,滤毒罐在野外能迅速更换,对可产生高浓度氢氰酸的化学航弹造成的威胁提供有效的防护等。到了1942年,防毒面具基本体现了以上要求。
另外,英国于1937年曾设计了供两岁以内婴儿使用的防毒头罩,以后又进行了改进。这种改进型的防毒头罩是由罩在婴儿头、肩、臂上并用一根带子封住婴儿腰部的胶布头罩制成的,它有支持婴儿背部的金属架、眼窗,用一个隔膜泵和滤毒罐供气。
英国认为,防毒面具的面罩应能保持面部有效的密封。因此,对人的皮肤与表面压力进行了研究。这促使在1953年生产了改进型民用防毒面具和新的S6型军用防毒面具。 S6型军用防毒面具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防毒面具,该型面具能在10s内从背包里取出并佩戴好,防护因数大于10 5,质量仅0.83kg。其面罩用高质量的天然橡胶制造,密合框为独特的带调压阀的气垫管,适合大部分佩戴者的面部形状,在激烈运动时也可保持面部密封。其滤毒罐为小型金属罐,可在几秒之内更换,即使面具正在戴着也能更换。
英国于1985年设计的S10型防毒面具,有4种规格可供军人和居民使用。该面具设计有双通话器,副通话器可与电子通信器材匹配使用,采用聚碳酸酯制造的、结构独特的镜片在保证足够大视野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考虑到使用军用光学观瞄器材的需要,
眼窗带有安装矫正镜片的插口,呼吸阻力低,有可在染毒区域内安全饮用流质食品的饮水器。滤毒罐装有经抗陈化处理的浸渍活性炭,可敞口储存 20年。罩体材料采用氯化丁基胶,取代了延用多年的天然胶(聚异戊二烯),对芥子气的渗透时间是天然胶的60倍。
美国于1959年研制了M17型系列面具,有通话器,分 3个号码。1966年,增加了饮水装置和复苏装置,此即M17A1 型面具。1983年,又去掉了复苏装置,并增加了一个极小号,形成了M17A2型面具。该面具在沙漠盾牌行动中作为美军的标准防护装备。
在防毒面具使用过程中,由于呼吸器的面罩边缘存在漏气现象,特别是在佩戴者活动较激烈时更明显。这样,促进了对面罩密合框结构和供气系统机构的改进,发展了一批正压式呼吸器材,使在呼吸循环的各个阶段,面罩内均维持正压,即使面罩有微小的漏气,也是由面罩内流向面罩外,从而阻止了有害气体流入面罩内,确保了佩戴者的安全。这些呼吸器的面罩多为大眼窗或全脸式结构。另外,防毒面具的内部形状可提供一种足以有效地保证人员面部尽可能地不出汗并减少眼窗起雾的内部气流型式,因为在高温环境中,出汗不仅使面具的镜片或眼窗变得模糊不清,而且会使面具在脸部移动或滑动,导致漏气的危险。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美国、英国和意大利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研制了一批新型防毒面具,并逐步装备部队,完成了防毒面具的更新换代。主要代表有:英国S10型、FM12型防毒面具,美国M40型系列防毒面具,意大利SGE1000型防毒面具和加拿大C4型防毒面具。这些防毒面具从总体上讲有如下特点:大量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注重提高防毒面具的整体防护水平,改善防毒面具的使用性能和生理舒适性;增加防毒面具的功能,如饮水功能、防破片防激光功能;改进了防毒面具与军用光学观瞄器材和军用通信器材的匹配性;统一滤毒罐接口为北约标准,使不同国家之间的滤毒罐均可互换,提高了防毒面具的通用性;注重防毒面具的系列化发展。
上一篇:伊拉克战争美军使用的防毒面具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