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低温环境
低温环境(low-temperature environment ),温度低于人体舒适程度的环境。一般取 21±3℃为人体舒适的温度范围,因此18℃以下的温度即可视作低温。但对人的工作效率有不利影响的低温,通常是在10℃以下。低温环境除了冬季低温外,主要见于高山、南极和北极等地区以及水下。
二、低温伤害的三种情况
1.低温冻伤
低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最普遍的是冻伤。冻伤的产生同人在低温环境中暴露时间有关,温度越低,形成冻伤所需的暴露时间越短。如温度为5~8℃时,人体出现冻伤一般需要几天时间;而-73℃时,暴露12秒即可造成冻伤。冻伤的临床表现可分三度,一度为红斑,可以恢复;二度为水疮性冻伤,经治疗可以恢复;三度为坏疽,难于复原。人体易于发生冻伤的是手、足、鼻尖和耳廓等部位。
2. 冷金属与皮肤接触时所产生的粘皮伤害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零下10多度以下的低温环境中。
3. 低温的全身性生理效应
是人在温度不十分低的环境(-1℃至6℃)中依靠体温调节系统,可使人体深部体温保持稳定。但是在低温环境中暴露时间较长,深部体温便会逐步降低,出现一系列的低温症状。首先出现的生理反应是呼吸和心率加快、颤抖等现象,接着出现头痛等不舒适反应。深部体温降至34℃以下时,症状即达到严重的程度,产生健忘、呐吃和定向障碍;降至30℃时,全身剧痛,意识模糊;降至27℃以下时,随意运动丧失,瞳孔反射、深部腱反射和皮肤反射全部消失,人濒临死亡。
三、低温作业
低温作业 (Cold Work )是在低于允许温度下限的气温条件下进行作业。低温作业有:高山高原工作、潜水员水下工作、现代化工厂的低温车间以及寒冷气候下的野外作业等。
低温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都将面对极度恶劣的环境。在此环境中作业,我们建议配备如下防护装备: